主页 > 钻机技术鸿八机械网

隧道施工超前小导管?

86 2024-09-22 13:42

一、隧道施工超前小导管?

深孔注浆与超前小导管注浆是暗挖施工的加固处理措施,深孔注浆措施通常比超前小导管注浆措施强度更高,在处理高等级风险源时更倾向用深孔注浆加固。

深孔注浆口径42mm左右,掌子面平面间距0.6m左右梅花型布置,分全断面深孔注浆和半断面深孔注浆,在拱顶和两侧各设置一定角度打设,深孔注浆深度为10m~12m,搭接长度为2m,预留止浆墙,边退管边注浆。超前小导管注浆是在掌子面拱部打设,打设范围在120°~180°之间,小导管直径为25mm,长度为2.5m,打设角度向上3~5°,每榀钢格栅都要打设,地层较差时进行注浆,一般地层施工中较少进行注浆。

所以,深孔注浆与超前小导管注浆的区别主要有:1、打设深度不同,深孔注浆更深;2、打设孔距不同,深孔注浆孔径更大;3、深孔注浆只是注浆,钻杆退出不保留在土中,超前小导管注浆小导管不退出留在土中,只会将多余的进行切割;4、深孔注浆起加固地层的作用,超前小导管仅打设不注浆的话只是超前支护作用,如果管中注浆就有超前支护和加固地层的作用;5、深孔注浆针对高等级风险源,超前小导管注浆是常规暗挖施工措施。

二、履带式超前水平钻机参数?

履带式超前水平钻机的参数包含相对直径、电机功率、钻杆长度、钻进速度等多个方面这些参数对于钻机的性能和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较大的相对直径和电机功率可以提高设备的扭矩和功率,加快钻进速度;足够长的钻杆长度可以保证钻孔的深度,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此外,不同的作业要求、地质环境等都会对履带式超前水平钻机的参数设定提出不同的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和调整

三、隧道各种超前支护适用条件?

1)地表砂浆锚杆或地表注浆加固:适用于浅埋、洞口地段和某些偏压地段(预加固)。

2)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支护:用于浅埋松散破碎的地层内(预支护)。

3)管棚钢架超前支护:用于极破碎的地层、塌方体、岩堆等地段(预支护)。制测检安钻、安开喷安锚。

4)超前小导管预注浆:用于自稳时间很短(12h以内)的砂层、砂卵(砾)石层、断层破碎带、软弱围岩浅埋地段或处理塌方等地段(预加固和预支护)。

5)超前围岩深孔预注浆:在处理极其松散、破碎、软弱地层或在大量涌水的软弱地段以及断层破碎带的隧道,多用于断面较大和不允许有过大沉陷的各类地下工程中(预加固)。

四、隧道超前小导管是什么?

超前小导管是隧道工程掘进施工过程中的一种工艺方法,主要用于自稳时间短的软弱破碎带、浅埋段、洞口偏压段、砂层段、砂卵石段、断层破碎带等地段的预支护

五、隧道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设置应符合哪些要求?

小导管的钻孔、安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小导管的安设应采用引孔顶入法。

(2)钻孔方向应顺直。

(3)钻孔直径应与注浆管径配套,一般不大于50mm,孔深视小导管长度确定。

(4)采用吹管法清孔。

(5)在孔口端用沾有CS胶泥的麻丝缠绕成不小于孔径的纺锤形柱塞,把小导管插入孔内,带好丝扣保护帽,用风钻或风镐打入到设计深度,使麻丝柱塞与孔壁压紧。

(6)小导管外露长度一般为30cm,以便连接孔口阀门和管路。

六、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分几个等级?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分为以下级别:   ①根据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分为以下四级:   A级:存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段,如大型暗河系统,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软弱、破碎、富水、导水性良好的地层和大型断层破碎带,特殊地质地段,重大物探异常地段,可能产生大型、特大型突水突泥地段,诱发重大环境地质灾害的地段,高地应力、瓦斯、天然气、放射性问题严重的地段以及人为坑洞等。   B级:中、小型突水突泥地段,较大物探异常地段,断裂带等。   C级: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地段、小型断层破碎带,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较小。   D级:非可溶岩地段,发生突水突泥的可能性极小。   ②不同地质风险地段的预报方式为:   A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探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首先以地质分析法进行长距离预报,然后采用中长距离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和一种或几种短距离物探方法相结合进行预报,同时进行多孔超前钻探探查。   B级预报: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辅以红外探测、地质雷达,进行必要的超前水平钻孔。当发现局部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时,按A级要求实施。   C级预报:以地质分析法为主。对重要的地质(层)界面、断层或物探异常地段可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或声波反射法进行探测,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和超前水平钻孔。   目前在隧道施工期间采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从专业技术方面可分为常规地质法和物探法两大类,具体有以下几种:(1)超前导坑;(2)正洞地质素描;(3)水平超前探孔;(4)声波测试;(5)红外探水;(6)电磁波法;(7)弹性波法。

七、5 隧道超前预报怎么做?

有很多种方法啊:1、地质分析法,包括地质素描法、地层分界闲及构造线地下和地表相关性分析、地质作图法等2、超前导坑预报法,包括平行导坑法,正洞导坑法3、超前钻探预报法,包括深孔水平钻探、5`8米加深炮孔探测及孔内摄影4、物探法,包括TSP203,TSP200,隧道地震波反射法、HSP声波反射法、陆地声纳法,负视速度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测,单孔和跨孔CT等。超前预报也不是单一的,他根据每个施工队的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措施。比较强的就是TSP,它能预测100多米,不过所有的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结果也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可以综合考虑,采取多种方法,这对开挖非常有利。

八、隧道超前小导管数量怎么计算?

隧道超前小导管的数量多少是根据围岩级别,炸药的装填量,计划开挖的进尺(深度),以及机械配置的开挖方式通过计算得出来的。

九、隧道施工中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超前管棚的区别与联系?

一、隧道施工中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和超前管棚有3点不同:

1、三者的支护原理不同:

(1)超前小导管的支护原理:超前小导管是稳定开挖工作面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施工方法。在软弱及破碎岩层施工中,超前小导管对松散岩层起到加固作用,注浆后增强了松散、软弱围岩的稳定性。

有利于完成开挖后与完成初期支护时间内围岩的稳定,不至于围岩失稳破坏直至坍塌。超前小导管注浆适用于隧道拱部软弱围岩,松散、无粘结土层、自稳能力差的砂层及砂砾(卵)石层级破碎岩层。

(2)超前锚杆的支护原理:超前锚杆是沿开挖轮廓线,以较大的外插角,向开挖面前方安装锚杆,形成对前方围岩的预锚固(预支护),在提前形成的围岩锚固圈的保护下进行开挖、装渣、出渣和衬砌等作业。

超前支护主要适用于围岩应力较小,地下水较少、岩体软弱破碎,开挖面有可能坍塌的隧道中,松散地层结构松散,稳定性差,若有地下水时则更甚。在施工中极易发生坍塌,在这类地层中施工时,除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外,还应加强临时支护,临时支护可采用超前锚杆。

(3)超前管棚的支护原理:一般是沿地下工程 断面的一部分或全部,以一定的间距环向布设,形成钢管棚护。管棚超前支护是为了在特殊条件下安全开挖,预先提供增强地层承载力的临时支护方法。

2、三者的施工要求不同:

(1)超前小导管的施工要求:沿隧道拱部均匀布设,环向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宜为30~50 cm,外插角宜为10°~15°。小导管应按设计长度施作,应大于2倍循环进尺,宜为3.5~5.0 m,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 m。

十、隧道施工超前小导管,超前小管棚有什么异同点?

1、施工工艺不同: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技术,是通过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外纵向向前倾斜安设注浆管,并注入浆液,达到超前加固围岩和止水的目的,同时小导管还可起到超前管棚预支护作用。

管棚是利用钢管或钢插板作为纵向预支撑、钢拱架作为横向环形支撑,构成纵、横向整体刚度较大的支护系统,阻止和限制围岩变形,提前承受早期围岩压力。一般管棚是沿地下工程断面的一部分或全部,以一定的间距环向布设,形成钢管棚护。

2、适用范围不同:小导管适用于处于无粘结、自稳能力差的砂层及砂砾(卵)石层;小导管施工只是对开挖掌子面局部土层进行加固,开挖土层不宜长时间暴露,应坚持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同时小导管注浆也可用于各种临时性的地层加固。

管棚法适用于软弱地层和特殊困难地段,如及破碎岩体、塌方体、砂土质地层、强流失性地层、浅埋大偏压等围岩,并对地层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工程。一般用在围岩条件较差或者塌方方量比较大无法用双层小导管穿过时用。

3、使用方法不同:超前小导管为壁厚5mm的钢管,直径一般为42mm,处理范围一般也就6米左右。是通过超前小导管浆将掌子面前方的较为破碎的围岩进行固结的一种方法,使围岩形成一个整体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

而管棚通常在洞口段使用,外插角在3度以内,长度根据岩土体状况和洞口段埋深情况而定,但最长不宜超过40米,环向间距20-40cm,管径90-100cm,不宜超过1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