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国产大飞机,该机型是以俄罗斯伊尔76运输机作为蓝本重新规划发展的,因此初期的运20运输机也和伊尔76运输机一样,采用俄罗斯的D30KU发动机。不过据互联网媒体消息,运20运输机今后在量产过程中将分成多批次发展,首先替换D30KU发动机的将是国产WS18发动机,而接着将推力更大的WS20发动机也将投入使用。
WS18的发展首先用于解决对发动机的需求问题,由于一架运20需要使用4具D30KU发动机,而且还需要预留有备用产品,所以生产几十架运20就可能需要配备数百台发动机,发动机的性能水平还会影响飞机的飞行效果。据互联网数据显示,2006至2015年中国采购了200多台D30型发动机,而在2016年俄罗斯土星公司又再次获得了中国224具D30型发动机的订单,这些发动机除了用于维护现有伊尔76之外,还可以用于供应给运20。WS18的研发,将可以逐渐替换进口的D30发动机。
从性能的角度看,WS18和D30是同级产品,但是未来开发的WS20发动机,则将大幅提升推动力,这种大涵道比发动机最大可以输出16000千克力,对运20的性能提升将起到关键作用。中国此前已经多次试验新型发动机,互联网媒体也披露消息称,WS20发动机的进展顺利,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当然,WS20等型号发动机的发展,除了可以提供给运20之外,也可以供应给未来中国发展的新型大飞机。在运20的基础上,中国可能考虑规划发展核安124、C5“银河”同一级别的百吨载荷运输机,这种新的运输机对动力系统的需求将会更大。中国目前和乌克兰也有开展航空工业技术合作,乌克兰拥有安225和安124等超级运输机的发动机技术成果,这对于国产发动机的发展将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