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现代战争中,由于战争的突发性强、强度高、节奏快、物资消耗巨大,从而对作战部队的快速反应、机动作战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个国家空中输送能力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已逐步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代大型军用运输机大都具备了强劲的发动机和良好的空气动力特性,其巡航速度一般可达800~900千米/时,是陆上运输速度的15倍,海上运输速度的25倍,因此可以说是这三种运输手段中最快捷的。现代大型运输机的航程已达数千甚至上万千米。基本可实现跨洲际部署,经空中加油后,可实施全球性运输。所以,军用运输机尤其是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装备数量、技术水平和运载效能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备“战略空军”能力的重要标志。 从近年来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来看,大型军用运输机均率先出动,动用的规模已接主战飞机。大规模应用大型运输机,直接提高了整个部队的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了对战争进程的控制能力,增强了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据统计,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使用的军用运输机和临时征用的民用运输机共向海湾地区运送了539000吨的货物和近50万名各类作战人员,执行了14000次远程运输任务。即使在是作战行动相对分散的阿富汗反恐战争中,美国动用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如C-5和C-17。也达到了140架。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出动C-17、C-130、C-5。C-141等大中型运输机,执行了2万余架次的飞行任务,运送兵力约30万人次,运送货物12万吨。美军的强大空运能力为实现其战略构想创造了条件,也满足了战场中快速机动运输的要求。 正因为大型军用运输机在未来战争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各国才越来越重视对这类机型的研制和发展。但是因为这类机型研制技术要求高,研制费用耗资巨大。而且研制和试验周期长,所以当今世界上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发展很不平衡。美国是拥有大型军用或民用运输机种类。数量最多的国家,其大型运输机,代表着当今世界大型运输机的最高发展水平。俄罗斯在大型军用或民用运输机的研制和发展方面,仅次于美国。而目前能独立研制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虽然因为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力量有些削弱,但仍具备一定的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水平。尽管目前独立的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分别接管了当年苏联的安-124、伊尔-76大型运输机的生产线,但如果不与俄罗斯合作仍不具备独立研制生产大型运输机的能力。欧洲国家虽有A400M大型军用运输机项目,但在投资和研制工作量分配上仍存在巨大分歧,要实现实际交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和世界上很多国家一样,现在还没有装备自主制造的大型军用运输机。 大型军用运输机从作战使用上来划分,可分为战略运输机和战术运输机两类。主要承担远距离(一般是洲际间的)、大量兵员和大型武器装备及物资运输任务的军用运输机称为战略运输机。这类运输机具有的特点是:载重能力强、航程远,起飞重量一般在150吨以上,载重量超过40吨。正常装载航程超过4000千米,能空降,空投和快速装卸,主要是在远离作战地区的大型/中型标准机场起降,必要时也可在野战机场起降。美国的C-5、C-17,俄罗斯的安一22、安-124、安-225、伊尔-76等都属于这类飞机。